
技術交流 技術方案 采購指南 話題討論 維修保養 資料下載 企業案例 會員報道
保證恒應力抗壓強度試驗機的精度是確保測試數據可靠性的關鍵,需從設備校準、日常維護、操作規范等多方面綜合把控。以下是具體措施:
一、定期校準:從源頭控制測量基準
力值傳感器校準
力值是計算抗壓強度的核心參數,需定期(建議每年 1 次,高頻使用場景每 6 個月 1 次)通過標準測力儀進行校準。校準點應覆蓋常用量程(如 20%、40%、60%、80%、100% 最大試驗力),確保力值測量誤差不超過 ±1%(高精度設備要求 ±0.5%)。
校準需由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完成,出具校準證書,不合格項需及時維修調整。
加載速率校準
恒應力試驗機的核心是 “恒定加載速率”,需通過計時器和力值傳感器聯動校準。例如,設定加載速率為 0.5MPa/s,需驗證在不同力值階段,單位時間內的應力增量是否穩定在誤差允許范圍內(通常 ±5%)。
校準方法:通過程序設定加載至某一力值,記錄時間,計算實際速率與設定值的偏差,若超標需調整液壓系統(如流量閥)或伺服電機參數。
位移測量系統校準
位移傳感器(如光柵尺、編碼器)用于監測試樣變形,需用標準量塊或激光干涉儀校準。校準點覆蓋常用位移范圍,確保測量誤差≤±0.5% FS(滿量程)。
二、設備維護:減少機械誤差
主機框架與承壓板維護
主機框架需保持剛性,定期檢查機架連接螺栓是否松動,避免加載時產生形變導致力值偏差。
上下承壓板表面需平整、光滑,定期用平面度檢測儀檢查,若有劃痕、凹陷需研磨修復;接觸面需涂抹防銹油,防止銹蝕影響受力均勻性。
加載系統維護
液壓系統:定期更換液壓油(一般每 2000 小時或 1 年),過濾雜質,避免油路堵塞導致加載不穩定;檢查油缸密封件,防止漏油影響壓力傳遞;校準溢流閥、流量閥,確保壓力和流量輸出精準。
伺服電機系統:定期清潔電機散熱片,檢查滾珠絲杠潤滑情況,添加專用潤滑脂,減少機械磨損導致的加載滯后。
傳感器維護
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需避免劇烈震動、撞擊或過載(如測試時試樣突然碎裂的沖擊力),安裝時確保連接牢固、受力軸線與傳感器軸線一致(避免偏心受力)。
傳感器線纜需保護完好,避免破損導致信號干擾,定期用萬用表檢查線路導通性。
三、操作規范:避免人為誤差
試樣準備與放置
試樣尺寸、形狀需符合標準(如混凝土試塊為 150mm×150mm×150mm 立方體,表面平整度≤0.05mm),不規則試樣會導致受力不均,影響力值分布。
試樣需居中放置在承壓板中央,確保加載軸線與試樣中心軸線重合(偏心度≤1mm),可通過定位裝置輔助對齊,避免偏心加載導致的測試值偏低或設備過載。
加載過程控制
測試前需預熱設備(尤其是液壓系統,冬季需更長時間),確保油溫、壓力穩定后再開始試驗。
加載前設置合理的 “預加載” 步驟(如先施加 5% 的預估破壞荷載),排除試樣與承壓板間的間隙,使受力更均勻。
避免超量程使用:試樣預估破壞荷載需在設備量程的 20%~80% 之間(如 300kN 設備,測試荷載應在 60~240kN 范圍內),量程過小易過載損壞傳感器,過大則測量精度下降。
環境控制
設備需安裝在穩固的水泥地基上,避免震動(如附近有重型設備運行)影響測量穩定性。
工作環境溫度保持在(20±5)℃,濕度≤85%,避免高溫導致液壓油黏度變化、低溫導致機械部件卡頓,或潮濕引起電路短路。
四、軟件與數據管理:減少系統誤差
控制系統校準
定期檢查 PLC 程序或控制軟件的參數設置(如力值單位換算、速率計算公式),確保軟件對傳感器信號的采集、處理邏輯正確。可通過標準信號發生器模擬傳感器輸出,驗證軟件顯示值與理論值的一致性。
升級軟件時需同步校準,避免新版本程序漏洞導致的誤差。
數據記錄與溯源
設備需具備數據自動記錄功能(如力值、時間、位移的實時曲線),測試后需核對原始數據與計算結果(如抗壓強度 = 最大力 / 截面積),確保公式應用正確。
保留校準記錄、維護日志和測試數據,便于追溯誤差來源。
總結
恒應力抗壓強度試驗機的精度控制是 “校準 + 維護 + 操作” 的系統工程:通過定期校準確保測量基準準確,通過機械維護減少硬件誤差,通過規范操作避免人為干擾,三者結合才能保證測試數據的可靠性,滿足 GB、ASTM 等標準對材料抗壓性能檢測的嚴格要求。
上一篇:dz系列真空包裝機的維護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aiwuqiong.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