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真空滅菌器的保養與維護
脈動真空滅菌器的保養與維護是保障其滅菌效果穩定、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核心工作,需結合日常操作、定期檢查和專業維護,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流程。以下是詳細的保養與維護要點:
-
基礎狀態確認:檢查設備電源線、蒸汽管、真空管連接是否牢固,無松動或破損;觀察艙門密封圈是否完整(無裂紋、凹陷、異物粘連),確保密封性能。
-
核心參數核查:確認蒸汽壓力在設備要求范圍(通常 0.3-0.5MPa),真空系統壓力顯示正常;檢查真空泵油位(需在刻度線之間),油質需清澈,無乳化、發黑或雜質。
-
安全裝置測試:測試艙門聯鎖功能,確保關門未到位時設備無法啟動;手動按壓安全閥小柄,觀察是否有蒸汽順暢排出,驗證安全閥有效性。
-
滅菌艙清潔:排出艙內冷凝水,用蘸有中性清潔劑(如醫用酒精、弱堿性溶液)的軟布擦拭艙壁、擱架及角落,去除殘留的污漬、纖維或藥液痕跡(禁止使用鋼絲球、強酸強堿等腐蝕性工具 / 清潔劑,避免劃傷艙體)。
-
密封圈保養:用清水擦拭密封圈表面,去除油污和異物,待干燥后均勻涂抹一層食品級硅脂(薄薄一層即可,避免硅脂接觸滅菌物品),防止密封圈老化硬化。
-
管路與排水口維護:檢查排水口是否通暢,若有雜質堵塞需及時清理;打開艙門通風 30 分鐘以上,保持艙內干燥,避免潮濕導致內壁腐蝕。
-
過濾器清潔:拆卸蒸汽入口過濾器、排氣過濾器的濾網,用清水沖洗去除雜質,若濾網破損或堵塞嚴重,直接更換同型號濾芯;清潔后需確保安裝牢固,無漏氣風險。
-
疏水閥檢查:打開疏水閥旁通閥,排放冷凝水,觀察排水是否連續順暢(若排水斷斷續續、有異響,可能是內部堵塞,需拆解清潔或更換疏水閥)。
-
B-D 測試:每周至少進行 1 次 B-D 測試(監測真空系統排氣效果),若測試卡變色不均勻,需立即排查真空管路漏氣、真空泵效率下降等問題,解決后重新測試合格方可使用。
-
真空泵保養:檢查真空泵油質,若出現乳化(含水)、變黑或黏度異常,需更換新油(使用設備指定型號,如 N68 號真空泵油);換油時需先排空舊油,清潔泵體后再加入新油至標準刻度。
-
管路密封性檢測:用肥皂水涂抹蒸汽管、真空管的接口處,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氣泡為漏氣信號),若發現漏氣,需緊固接口或更換密封墊。
-
鎖扣與門體維護:清潔艙門鎖扣的滑槽,涂抹少量食品級潤滑油(防止卡滯),確保關門時鎖扣能平穩咬合;檢查門體鉸鏈,若有松動及時緊固。
-
閥門組件檢修:斷電斷汽后,拆解真空閥、蒸汽閥、排氣閥,清除閥芯、閥座上的水垢和雜質;檢查閥膜片是否老化(若有裂紋、彈性下降,立即更換),組裝時確保密封面無損傷。
-
溫度與壓力校準:用標準計量工具(如熱電偶溫度計、精密壓力表)對比設備顯示值,誤差需控制在 ±1℃(溫度)、±0.02MPa(壓力)內,超標時聯系專業人員校準。
-
干燥系統檢查:運行干燥程序,觀察滅菌后物品是否干燥(若潮濕,需檢查真空泵抽氣時間、干燥過濾器是否堵塞,必要時清潔或更換過濾器)。
-
真空泵深度保養:由專業人員拆解真空泵,清潔葉輪、腔體內部的油污和雜質;檢查軸承磨損情況(若有異響、卡頓,需更換軸承);更換真空泵油密封圈,防止漏油。
-
腔體與管路檢查:用內窺鏡檢查滅菌艙內壁(尤其是焊接處)是否有腐蝕、裂紋,真空管路是否有老化、破損;若發現腐蝕或裂紋,需聯系廠家評估是否需要維修或更換部件。
-
電氣系統檢測:由電工檢查控制面板按鈕、顯示屏、線路接頭是否靈敏或松動,確保無短路、接觸不良等隱患;測試繼電器、接觸器等電氣元件的動作是否正常。
-
全面性能校準:對溫度、壓力、時間等關鍵參數進行計量校準,確保符合《醫用滅菌設備安全要求》;校準后需出具合格證書,留存備案。
-
安全部件強制檢定:安全閥、壓力表需送法定計量機構檢定,不合格者必須更換;更換后記錄檢定結果,確保在檢定有效期內使用。
-
生物監測驗證:進行滿載滅菌效果測試(使用生物指示劑,如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確認在極限負載下滅菌合格率 100%,并記錄監測數據。
建立專門的設備維護檔案,詳細記錄每次保養的時間、內容(如清潔、更換部件、校準結果)、執行人、使用的耗材型號,以及 B-D 測試、生物監測等關鍵數據。檔案需至少保存 3 年(符合醫療設備管理規范),便于追溯設備狀態和滅菌效果。
核心原則:脈動真空滅菌器的保養與維護需遵循 “預防為主、及時處理、數據可溯” 的原則,通過日常清潔減少積污、定期檢查預防部件老化、專業校準保證參數精準,最終確保設備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為滅菌效果提供可靠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