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交流 技術方案 采購指南 話題討論 維修保養 資料下載 企業案例 會員報道
研發用設備需兼顧 “靈活性、精準性、小批量適配性”,選型時需關注以下參數:
1.攪拌容量:優先選擇 50-500mL 的可變容量機型,滿足不同配方篩選階段的小批量試驗需求(避免原料浪費)。
2.攪拌結構:搭配可更換的剪切頭(槳葉式、錨式、高速分散盤),適配不同黏度藥膏(如稀糊狀水凝膠、黏稠油膏)。
3.真空度控制:需支持 0 至 - 0.1MPa 的可調真空度,且真空系統帶防倒吸功能(避免藥膏被吸入真空泵),確保脫氣且不污染樣品。
4.溫控精度:配備加熱 / 冷卻夾套,溫控范圍覆蓋室溫至 100℃,精度 ±1℃,滿足油相融化、乳化反應等溫度敏感工藝需求。
5.自動化與記錄:具備參數(轉速、溫度、真空度、時間)設定與實時顯示功能,支持數據導出(如 Excel 格式),便于研發數據追溯與工藝優化。這一點可以選配PLC智能控制
操作注意事項:保障研發數據準確性與設備安全
1.真空度調節:攪拌初期先抽低真空(如 - 0.05MPa),避免膏體因真空度過高被 “吸起” 導致飛濺;待膏體初步混合后再逐步提升至目標真空度(如 - 0.09MPa)。
2.物料添加順序:遵循 “先加基質后加活性成分”“先加液體后加固體” 的原則,避免固體粉末直接接觸高真空環境導致飛散,影響成分含量準確性。
3.清潔與防交叉污染:每次試驗后需拆解攪拌頭、容器,用乙醇或專用清洗劑清洗,干燥后再進行下一批試驗(尤其研發不同活性成分的藥膏時,避免交叉污染)。
4.參數記錄:每批次試驗需詳細記錄攪拌轉速、溫度、真空度、攪拌時間及膏體狀態(如黏度、外觀),建立 “工藝 - 質量” 關聯數據庫,為后續優化提供依據。
總結
實驗室真空攪拌機在藥膏研發中,不僅是 “混合工具”,更是 “工藝優化與放大的橋梁”。其通過解決氣泡、不均、粗糙等核心問題,直接保障藥膏的研發質量;同時通過精準的參數控制與記錄,為工業化生產提供可靠的小試數據,是藥膏研發從 “配方概念” 到 “實際產品” 的核心設備。
編輯分享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食品機械設備網www.aiwuqiong.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