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水資源再利用經歷了蓬勃發展的發展。再生水的使用越來越被認為是一種可持續的戰略,可以節省大量的淡水消耗,減少處理過的污水排放,并有助于降低碳足跡向循環經濟邁進。
中水的再利用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其中1981年至1985年(“六五”期間),代表了中水再利用的初步階段。從1985年到2000年,在“啟動階段”,由于國家水污染治理政策的實施,在中國北方啟動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快速發展階段始于2000年,這是由于執行有關政策和提供財政資助的結果。水資源再利用成為水資源管理的一項長期戰略,以滿足中國日益加劇的水沖突和需求。
我國政府在促進中國再生水利用方面不可避免地發揮了重要作用。目標是在缺水城市實現25%以上的水再利用率,到2025年,中國京津冀地區的回用水率將超過35%。將形成相應的市場,以及廢水處理和再利用的政策和指導方針。預計到2025年,將建立系統化、安全、環保、經濟上可行、高效的廢水資源利用模式。有鑒于此,在不久的將來,中水回用將在中國具有光明而廣闊的前景。
如今,中國水回收設施的實施和建設呈穩步增長趨勢。中水回用設備采用獨特的膜技術,根據水質情況,選擇對應的藥劑、載體,達到針對性去除,當水量水質發生變化時,可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節省費用的同時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整套系統快速啟動、工藝效果穩定、縮短設計時間、保證出水水質。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工業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急劇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應增加,這些都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和水環境的惡化。中水回用作為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有效提高污水回用率,是污水處理的延伸和開發,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