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下飯菜之一。在四川眉山,小小的泡菜已經蛻變成百億大產業,并演變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川眉山制作泡菜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古往今來,東坡故里的幾乎家家戶戶都能制作泡菜,因此,東坡區被譽為“中國泡菜之鄉”。
眉山泡菜又被稱為東坡泡菜,2009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東坡泡菜具有色澤紅潤光亮、質地脆嫩、咸淡適口、入口香脆、回味悠長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近年來,眉山市深入挖掘農產品深加工潛力,將不起眼的泡菜做成了富民大產業。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眉山泡菜銷售收入達到223億元。
眉山泡菜的制作工序并不復雜,只需準備一個壇子,再將蘿卜、豆角、辣椒、白菜等洗凈晾干水分后放入壇中,接著再放入兩碗老母水,最后將冷開水倒入泡菜壇中,沒過食材即可。不過,泡菜腌制雖然看似簡單,卻對制作者的經驗要求較高,如果某個環節處理不到位,不僅會影響泡菜的味道,還容易導致泡菜“生花”,甚至腐爛,品質和味道往往不夠穩定。這種傳統的泡菜加工方式對于個體家庭而言非常常見,但是并不適宜規模化、產業化以及市場化發展需要,況且,這種加工方式由于沒有經過嚴格的殺菌工序,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現如今,眉山泡菜的產業體系已經更加完善,產業經營更加多元,從零散的夫妻店等手工作坊模式,逐漸轉向現代化流水生產。這不但提高了泡菜生產效率,而且也讓泡菜的口味、品質更加穩定。
例如,眉山的一家公司加工泡菜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實現了自動化、標準化生產。在該公司的泡菜生產車間,除了削皮、折菜兩道工序需要人工參與外,其余的浸泡、清洗、拌料、包裝等工序,都有智能化設備、機械臂等完成。目前,該公司還在繼續擴大產能,積極新建泡菜加工項目。
據了解,影響泡菜口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發酵環境外,有害菌、雜菌也是一大因素。為了提高泡菜口感的穩定性,眉山市積極展開泡菜產業技術攻關,當地的研究院從全國各地的泡菜、腌菜企業收集了1.1萬株不同的菌種,培養篩選出3000余種發酵優勢菌種,并選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菌種制備成泡菜發酵菌粉,供全國各地的泡菜生產廠家選用,有效提高了泡菜的成品率。
如今,泡菜已經成為了眉山市的支柱性產業,有20余萬人在產業發展中受益。可以預見,未來,在數字化技術賦能下,眉山泡菜將被端上更多人的餐桌。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