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乎民生福祉,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作為監管工作的核心技術手段,在精準識別風險隱患、提升監管靶向性、推動食品產業提質、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職能,從多維度發力,持續強化抽樣檢驗技術支撐,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標準引領”
提升檢驗能力
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始終將標準建設作為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的核心抓手,通過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檢驗標準體系。2024年以來,已正式發布《食品中卡替洛爾、美替諾龍、氫氯噻嗪、氯米芬等60種興奮劑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茶葉中冠突散囊菌計數方法》等2項團體標準,為相關食品檢驗提供統一技術依據;起草《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建設規范》《重大活動食品快速檢測規范》等2項地方標準,進一步填補區域內食品快檢領域標準空白。同時,《食源性興奮劑檢驗檢測標準的建立與安全風險評估》《雞肉及雞蛋中甲硝唑等獸藥基體標準物質的研制》等5項科研項目順利通過驗收,為檢驗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理論與實踐支撐。
聚焦“精準監管”
發揮技術支撐效能
圍繞食品安全重點環節、重點場所與重點品種,西安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以抽樣檢驗為手段,扎實開展風險排查與管控工作。2024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91775批次,不合格問題發現率達到預期目標,所有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均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開展核查處置,確保風險隱患閉環管理,切實將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推行“凌晨快檢”
嚴把銷售關口
為保障食用農產品源頭安全,西安市市場監管局推行“凌晨快檢、清晨公示”工作機制,在全市11個主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9個快檢室。嚴格執行“入場即抽樣”要求,每日凌晨2點啟動抽樣工作,對物流車輛和商戶入場食品即抽樣,2小時內完成快速檢測,清晨7點前準時公示檢測結果,第一時間消除潛在風險,有效守住食用農產品進入流通環節的首道安全防線。2024年以來,已累計完成大型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20.8萬余批次。
深化“行檢協同”
提升辦案效能
針對食品安全執法辦案實際需求,積極探索“食品藥品安全執法與檢驗檢測聯動工作機制”,將檢驗檢測端口前移,擴大非法添加物質等風險因子的篩查范圍,進一步提升靶向檢測命中率。2024年以來,累計完成執法辦案檢驗151批次、執法快速篩查檢驗9批次,有效提升了案件查辦的科學性與高效性,為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提供了有力技術保障。
踐行“監管為民”
推動共治共享
廣泛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 服務惠民生”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征集群眾關注的食品種類,以“歡喜過大年,安心辦年貨”“3·15”等主題為節點開展“你點我檢”專項抽檢,2024年以來已舉辦現場活動395次,吸引9.9萬余人次群眾參與,完成專項監督抽檢8569批次;按要求公布抽檢結果信息。2024年以來,在政府網站發布食品抽檢結果信息610期,做到應公示盡公示,并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專業解讀,引導群眾科學認知食品安全;做好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的合理再利用。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要求,開展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捐贈活動,切實發揮社會效益。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