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關決策部署,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培育發展優質企業,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企業主導與政府引導、培優企業與培強產業相結合,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發展和幫扶并舉,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圍繞優質企業培植、發展、壯大等環節,推動構建以“科技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世界一流企業”為主線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202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3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4.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1.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5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300家、雄鷹企業達到150家。
二、主要任務
(一)培育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統籌創業創新,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強化創業輔導,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小微企業園、特色小鎮、雙創示范基地等載體建設,鼓勵各地整合各類閑置低效廠房、辦公樓宇等,通過租金減免等形式降低入駐門檻,為更多創業者提供更低成本的發展空間。持續優化公司注冊登記辦法,推動便利化改革,并進一步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鼓勵優勢企業加強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組織方式創新,通過投資并購、內生裂變、業務分離、公司分拆等方式設立新企業。
(二)培育量大面廣的科創型企業。積極用好各類人才支持政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技術人員創業設立法人公司,鼓勵海外、省外高層次人才在浙創業,強化創業啟動資金支持。推廣“先用后轉”“開放許可”“作價入股”等合作模式,加快專利成果產業化。常態化舉辦“創客中國”“全球技術創新大賽”“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創新創業賽事,對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直接納入政府投資基金項目庫跟蹤管理、服務,向基金管理人重點推薦,鼓勵各地加大政策扶持,推動更多項目在省內落地。加大創投基金對科創型創業項目的支持。支持科創型企業研發創新產品,申報省級工業新產品、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等。強化創始人團隊的核心作用和地位,引導科創型企業有序釋放股權,完善組織架構、股權方式、治理模式、經營業態和產品創新。推廣“浙科聯合貸”服務模式,推動形成科技領域耐心貸款支持機制。發揮債券市場“科技板”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
(三)培育貢獻突出的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小升規”行動,定期摸排營收達規工業企業名單,支持項目投產達產,指導企業及時升規納統。對首次升規以及升規后連續2年營收增長超過10%的企業,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給予政策支持。加快數字化改造2.0全覆蓋,支持新升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開展管理對標,促進合規發展。
(四)培育規模龐大的高新技術企業。指導各地建立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突出研發投入、人才、技術、新產品等指標,引導加快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健全研發管理制度,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收優惠政策。全面推廣“創新積分制”,依據創新積分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量化評價,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支持科技創新。用足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
(五)培育優勢明顯的專精特新企業。圍繞“415X”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潛力摸排,引導更多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統籌優化使用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全覆蓋,支持“小巨人”企業創建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探索建設專精特新賦能體系,開展培育賦能。建立互認機制,支持各地引進專精特新企業。優化隱形冠軍培育,實現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補位發展,引導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爭創具有浙江特色、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美譽度的單項冠軍企業。
(六)培育成長快韌性強的獨角獸企業。聚焦高技術、高成長、高價值等特征,建立完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主動發現機制。各地緊密跟蹤國家及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實施進展,主動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加速培育一批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將獨角獸企業納入上市培育庫,研究推出獨角獸企業上市服務舉措,為獨角獸企業上市募投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有效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建立“以投帶引”模式,支持引進獨角獸企業。
(七)培育示范引領的上市公司、“鏈主”和雄鷹企業。深化實施“鳳凰行動”,加強輔導、股改、上市、并購、重組等服務。加強區域股權市場專精特新板和北交所浙江服務基地建設,支持上市公司收購有助于補鏈強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項目。深化產業鏈“鏈長+鏈主”制,支持更多“鏈主”企業承擔國家和省戰略需求任務,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入實施“雄鷹行動”,以單項冠軍、“鏈主”企業為重點培育認定一批雄鷹企業。大力發展地瓜經濟,優化總部、研發、制造空間布局,形成城鄉協作、合理布局的產業梯度。
(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對標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等標準,以雄鷹企業為重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雄鷹企業重點在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港口物流、休閑農業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支持雄鷹企業通過跨國兼并收購重組,推動品牌國際化,提升國際知名度。支持雄鷹企業承擔省級高價值專利海外培育專項,引導雄鷹企業利用“國內專利快速預審+海外專利高速路(PPH)”等途徑,加強專利海內外按需獲權。支持建立面向全球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給予符合條件的雄鷹企業人才指標支持和自主評價授權,攻關一批全球首創技術、形成一批全球領先創新成果。深入實施企業管理現代化對標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省級管理現代化企業,樹立一批具有全球視野、懂經營、敢擔當的新時代浙商典范。
三、政策舉措
(一)強化統籌協調。發揮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協調作用,統籌推進優質企業“選種-育苗-培優-壯大”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及時兌現既定政策,研究落實新舉措,持續加大對各類優質企業的培育發展支持。統籌建設各類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庫,加強監測分析,動態優化調整。
(二)強化創新支持。鼓勵創新、尊重首創、寬容失敗。支持企業參與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企業主導的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不低于70%。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實施“金種子”計劃和“蒲公英”行動,建立高校院所“雙五星”專利資源無障礙流入企業機制,降低中小企業專利成本并促進協同,開展重點產業專利導航,推動優質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的培育、運用和保護。鼓勵優質企業落實產業教授、科技副總、技術經紀人等制度。鼓勵大型科研儀器設施面向優質企業開放共享。鼓勵各地積極用好創新券。
(三)強化要素保障。以畝均效益為重點考量,支持各類優質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探索組團供地等方式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加強企業人才保障,深入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卓越工程師培育計劃。加強品牌賦能,鼓勵優質企業積極創建“浙江精品”。發揮“4+1”政府產業基金集群引領作用,用好重點產業鏈科創基金、并購基金、國家轉型升級基金等,吸引創投機構加強對優質企業的支持。加大融資支持,引導銀行機構主動對接優質企業,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支持。
(四)健全服務體系。依托“浙企之家”等涉企服務平臺,線上線下結合,深入開展“一起益企·小微你好”等系列活動,定期開展項目路演、稅收政策輔導、標準檢測認證、人才培訓、碳足跡培訓等專項服務活動。持續開展“十鏈百場萬企”“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等活動,助力優質企業拓市場、增訂單。指導企業搭建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強化維權保障專利轉化、品牌運營及專利池運轉。完善涉企問題閉環協調機制,為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針對性舉措。加大優質企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宣傳推廣。
來源: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