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凍干機常見故障及應對方法!
凍干機(冷凍干燥機)通過 “預凍 - 升華 - 解析” 三步實現物料脫水,核心系統涵蓋制冷、真空、加熱及控制系統,任一環節異常均可能導致凍干失敗或設備損壞。以下梳理高頻故障、成因及針對性解決方法,幫助快速排查與處理。
制冷系統是實現物料預凍和維持升華溫度的關鍵,常見故障集中在 “制冷效果差” 或 “不制冷”。
-
可能成因:
-
制冷劑泄漏(長期使用后管道接口密封老化);
-
冷凝器結霜過厚(未及時除霜,影響換熱效率);
-
制冷壓縮機缺油(潤滑不足導致壓縮機功率下降)。
-
應對方法:
-
用肥皂水檢測管道接口,若冒泡則需更換密封墊并補充制冷劑(需專業人員操作,避免制冷劑泄漏污染);
-
停機后啟動 “除霜模式”,待冷凝器霜層融化后排水,日常建議每批次凍干后簡短除霜;
-
檢查壓縮機油位鏡,油位低于 1/2 時補充專用冷凍機油,不可混用普通機油。
-
可能成因:
-
電源電壓不穩定(電壓波動超過 ±10%,觸發壓縮機過載保護);
-
壓縮機線圈短路(長期高溫運行導致絕緣層損壞)。
-
應對方法:
-
接入穩壓電源,確認電壓穩定后重新啟動;若實驗室電網波動大,建議配備 UPS 不間斷電源;
-
用萬用表檢測壓縮機線圈電阻,若電阻趨近于 0 則需更換壓縮機(需聯系廠家售后,不可自行拆解)。
真空系統故障會導致物料升華受阻,出現 “凍干后物料結塊、含水量超標”,核心問題為 “真空度不達標” 或 “真空度下降過快”。
-
可能成因:
-
真空密封圈老化(凍干倉門、管道接口的硅膠密封圈長期低溫變硬,密封性下降);
-
真空泵油污染或不足(油中混入水分、雜質,導致抽真空能力下降);
-
凍干倉內有泄漏點(如觀察窗玻璃破損、管道焊接處裂縫)。
-
應對方法:
-
拆卸密封圈,用無水乙醇清潔后檢查是否有裂紋,老化則更換同型號密封圈(安裝時需均勻涂抹真空硅脂,增強密封性);
-
放出真空泵內舊油,加入專用真空泵油至油位線(不可加過量,避免噴油),建議每 300 小時更換一次真空泵油;
-
關閉真空泵,向凍干倉內充入氮氣至 0.1MPa,用肥皂水涂抹可疑泄漏點,冒泡處即為泄漏點,需修補或更換部件。
加熱系統用于提供升華所需熱量(需控制溫度低于物料共晶點),常見故障為 “加熱溫度異常”。
-
可能成因:
-
加熱管燒毀(長期高溫運行導致加熱管熔斷);
-
溫度控制器故障(溫控探頭損壞或電路接觸不良)。
-
應對方法:
-
斷電后用萬用表檢測加熱管電阻,若電阻無窮大則更換加熱管(需匹配功率參數,如 2kW/220V);
-
檢查溫控探頭(如 PT100 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若探頭損壞則更換,同時校準溫度控制器(用標準溫度計對比,誤差超 ±1℃需調整)。
-
可能成因:
-
加熱系統繼電器粘連(無法斷開,導致持續加熱);
-
溫度控制電路短路(溫控信號失效)。
-
應對方法:
-
立即斷電,更換加熱繼電器(需同型號,如 10A/250V);
-
檢查溫控電路接線,修復短路點,必要時更換溫控主板。
控制系統(含顯示屏、按鍵、軟件)故障會導致操作失靈或參數紊亂,影響凍干過程監控。
-
可能成因:
-
控制主板電源故障(電源模塊燒毀或接線松動);
-
顯示屏排線接觸不良(長期震動導致排線脫落)。
-
應對方法:
-
檢查控制主板電源接口,若電源模塊損壞則更換,確保接線牢固;
-
拆開顯示屏,重新插拔排線,清潔接口灰塵(操作前需斷電,避免靜電損壞元件)。
-
可能成因:
-
傳感器故障(溫度傳感器、真空傳感器精度下降);
-
軟件程序紊亂(突然斷電導致程序丟失)。
-
應對方法:
-
用標準儀器校準傳感器(如用標準真空計校準真空傳感器,誤差超 5% 需更換);
-
重啟設備并重新加載軟件程序,若程序丟失需聯系廠家恢復出廠程序。
-
安全優先:任何故障排查前需斷電,涉及制冷劑、壓縮機等高壓部件,需由專業人員操作,避免觸電或凍傷;
-
預防為主:日常需定期維護(如每周清潔密封圈、每月檢查真空泵油、每季度校準傳感器),減少故障發生率;
-
記錄追溯:每次故障需記錄 “故障表現、排查過程、解決方法”,便于后續同類問題快速處理,同時為設備年度檢修提供依據。
食品凍干機的操作流程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