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孜州九龍縣茶葉現代農業園區立足資源稟賦,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特色農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持續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走出一條以“園區化”引領農業“現代化”的產業振興之路。2024年,園區總產值7557.26萬元,戶均茶葉增收7280元,示范帶動全縣2880戶致富增收。
一、種養循環,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種養循環“雙輪驅動”。通過園區黨委、政府溝通銜接,與旭日養殖專業合作社、九龍縣瑞慶家庭農場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將豬牛糞便通過無菌化處理后,無償或低價提供給茶農用于茶葉施肥追肥,走種養循環發展之路。既解決了養殖業豬牛糞便處理的問題,又給2600余畝茶葉提供了農家肥,同時提升了茶葉品質。二是品質品牌“比翼雙飛”。該縣堅持以“有機之州”為統攬,錨定“打造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目標,做大做強茶葉產業,持續擦亮九龍茶葉品牌。天鄉茶語、雪域紅茶等3個產品榮登2024年中國成都(秋季)國際茶葉博覽會—全國紅茶斗茶大賽榮譽榜。
二、科技賦能、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
一是智能化監控。組建九龍縣智慧茶園管理平臺,設置茶葉綠色防控監測站點60個,遠程信息化測報系統1套,全時段、全方位對茶葉光照、土壤、水分、施肥、蟲病進行監測防控,有效將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1.62%以內,實現綜合防治率100%。二是茶文化挖掘。以茶為媒,挖掘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成功將甲沱龍絨巴茶申報為第七批甘孜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省第二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實現以茶招商、以茶引商、以茶會商,將帶動周邊農戶居家靈活就業。三是技術平臺支撐。與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合作成立專家站,打造“雪域茶研所”技術平臺,共同開展古茶樹種質資源繁種育苗、高產栽培、數據化品控等技術研究,“雪域古樹”餅茶、“藏雪”白茶、“藏紅”紅茶、“紫醉”紅茶等產品均獲“國家綠色食品”稱號。
三、產業興旺、壯大農村集體收入
園區依托“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聚焦聯農帶農,助力農民增收。一是保底收益收入。園區項目資金先后以村集體經濟入股的方式注入九龍縣隆之匯公司、瑞慶家庭農場、九龍天鄉原生態茶業有限公司,實現村集體保底分紅增收。二是務工就業收入。茶葉采摘、加工、運輸、銷售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務工崗位,僅天鄉公司為周邊農民提供50余個就業崗位,實現務工增收150余萬元。三是土地流轉收入。為建成茶葉示范基地,九龍天鄉原生態茶業有限公司以300元/畝從茶農手里流轉茶園經營權(茶園收益仍歸農戶),實現茶園統一管理,集中示范,茶農土地流轉增收9000元以上。
我要評論